1.“大气十条”实施任重道远 环保PPP项目有望加速落地
近期,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8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全部城市数的24.9%;25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5.1%。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8%,比2015年上升2.1个百分点;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21.2%。
同时,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一阶段实施监测的74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4.2%,比2015年上升3.0个百分点;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25.8%;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9.1%。474个城市(区、县)开展了降水监测,降水pH年均值低于5.6的酸雨城市比例为19.8%,酸雨频率平均为12.7%,酸雨类型总体仍为硫酸型,酸雨污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地区。
据悉,为治理大气污染,政策在不断加码。此前,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大气领域提出,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发布实施《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年—2017年)》;制定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加强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评估体系建设。
京津冀地区,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关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从6月1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中泰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执行凸显大气治理的决心,大气治理仍将是今后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排放标准的不断提升也说明环保标准趋严将是环保行业的一个长期趋势,相关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有望受益。此外,华北地区陆续出台“禁煤”、“煤改气”等政策,未来“煤改气”将大有可为。另外,从PPP项目推进进度来看,第二批PPP项目典型案例中环保相关项目21个,占比约49%,示范效应明显,加上PPP资产证券化及PPP专项债的推行,环保PPP项目落地有望进一步加速。
2.河北沙河市 治污攻坚“零容忍”
淘汰燃煤锅炉293台;取缔“散乱污”企业21家;关停2条产能200吨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到6月底全部拆除;加快推进玻璃企业清洁能源全覆盖工程……今年以来,沙河市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事关产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坚定不移治污染,强化举措,强力推进,全面打响新一轮蓝天保卫战。
沙河市深入实施玻璃、钢铁、电力、化工等四大行业污染治理工程。玻璃行业,全部在产玻璃生产线高质量、高标准建成了脱硫、脱硝、除尘、料场全封闭等环保工程。重点推进玻璃窑炉近零排放工程,以此确保玻璃行业烟尘排放在每立方米20毫克以下、二氧化硫排放在每立方米50毫克以下、氮氧化物排放在每立方米100毫克以下。目前,近零排放工程正在加快调试,待调试成功后即可推广应用。继续在玻璃行业重点实施了湿法脱硫新增湿式电除尘器改造和备用环保治污实施建设两大深度治理提升工程。加快工业清洁能源应用推广,大力推进总投资40亿元的正康高效清洁燃气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取代沙河玻璃企业197台二段式煤气发生炉,玻璃企业实现清洁能源全覆盖。化工行业,完成龙星化工5-6#机组尾气锅炉脱硫综合治理工程、6#机组尾气锅炉脱硝改造。电力行业,推进迎新矸石热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钢铁行业,对金丰、华远两家钢铁企业全部实施了停产。
沙河市坚决对污染企业“零容忍”,集中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小散乱污”企业。环保部门强力开展联合执法,各乡镇办属地有责、分头出击,形成立体式严厉执法亮剑的高压态势,累计开展行动40余次,出动工作人员1000余人次,吊车、铲车70车次,取缔“散乱污”企业21家。同时,由大气办牵头,联合环保、工信、质检等多个部门,强力组织实施了燃煤锅炉集中拆除行动,共淘汰燃煤锅炉293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露天矿山污染整治方面,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500余人次,封堵进入采坑的道路50余条,暂扣开采设备50余台,立案组卷40起。建筑工地扬尘管理,查出问题107起,全部整改到位。从严查处运输石灰、煤炭、矿渣、砂石等易抛洒物品车辆不覆盖、覆盖不严、超载等问题,杜绝沿路遗撒现象的发生,处理货运车辆沿路抛洒漏8700余辆次。规范整治市区内露天烧烤摊点9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