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处理扼需先进的技术支持

危险废物即具有一种或多种危险特性(如具腐蚀性、有毒、可燃、具反应性及具传染性)或很可能损害环境或人体而需作为危险物处理的固体及液体废物(包括工业及医疗废物)。环保部与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6月颁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归类为49类。

中国有两种主要最终危险废物处理方法,分别为资源利用及处置。资源利用处理方法会循环再用并从危险废物中抽取有价值的成份,如贵金属。处置则用于无用废物或并无其他可用的处理方法的废物,目标为清除或减少废物的危险特性以尽量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填埋及焚烧为中国最普遍的两个处置方法。于进行最终处理前,可能需要按危险废物的性质进行多个处理前程序,如物理化学方法、固化或稳定程序。本节有关危废量的数据及讨论涵盖于中国生产、处理及处置的危废总量。有关危险废物设计处理能力的数据及讨论仅专注于独立公司运营的危废处置设施,如集中化危废处置设施。像这种公司无论技术还是实力在国内都是遥遥领先的。其技术研发实力及生产处理能力都是全国领先的环保处理技术。

中国危险废物处理行业的主要推动力

庞大的危险废物产生量造成殷切处理需求

中国庞大的危险废物产生量及其造成的殷切处理需求为危险废物行业的主要推动力。

2015年,中国的危险废物产生量达4,220万吨,并预期会按复合年增长率12.0%由2016年的4,850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7,620万吨。

根据提供的资料,由于可用数据不包括危险废物的非法处置量,中国的实际危险废物产生量相信会更高。由于环境保护成为日益紧迫的公众健康问题,预期中国将实施更严格的法规监管及更高的环境保护标准,而根据相关资料,预期此举增加危险废物处理服务的需求。除新产生废物的处理需求外,需求亦可能来自过往产生而尚未处理或处置的危险废物。

处理能力不足

中国的危险废物处理量低于产生量,2015年的处理量达3,570万吨。尽管处理量有所提升,处理率于2015年为83.6%,仍然维持于低水平,显示处理能力整体供应短缺。因此危险废物处理市场扼需先进的技术及生产能力来填补这一空缺。